在全球能源转型和“双碳”目标的驱动下,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终极解决方案核心配资知识网,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市场。
EVTank预计,全固态电池将在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,到2030年将实现较大规模的出货,预计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.1GWh,在整体锂电池市场的渗透率约为10%。
固态电池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到29亿元,同比增长70%,出货量达10GWh。
政策层面,中国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》明确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方向,2025年研发补贴预计超20亿元;欧盟《电池2030+》计划投入12亿欧元支持创新研发;美国DOE年度预算达3亿美元推动产学研合作。
技术储备:聚焦氧化物/硫化物电解质、高镍正极、锂金属负极等核心材料,或掌握全固态电池量产技术。
产能布局:已建成或规划GWh级产线,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。
并购重组:近期完成或推进重大资产重组,标的资产与固态电池产业链强协同。
基于技术储备、产能布局、并购重组进展三大维度,筛选出兼具“固态电池+并购重组”双概念的8家公司: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
第一家:领湃科技
技术亮点:全球首条GWh级修复型固态电池产线即将量产,完成NCM811电池体系及固态电解质研发。
重组动态:剥离低效资产聚焦新能源,技术储备与产能布局行业领先。
市场表现:2025年5月股价异动,机构密集调研。
第二家:滨海能源
技术亮点: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加速,硅氧产品已送样客户,叠加10GW拉晶项目产能释放。
重组动态:“蛇吞象”式并购沧州旭阳,打造“负极材料+尼龙新材料”双主业。
市场表现: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%,负极材料毛利率提升至28%。
第三家:德尔股份
技术亮点:氧化物固态电池产业化突破,上海试制线工艺可复制,与江铃新能源合作整车验证。
重组动态:并购爱卓科技100%股权,强化内饰件协同效应。
市场表现:2025年固态电池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5%,股价年涨幅达120%。
第四家:世名科技
技术亮点:与苏州清陶合作研发高安全固态电池系统,布局锌镍储能电池示范线。
重组动态:控制权易主引入江苏锋晖,叠加光刻胶材料国产化项目。
市场表现:2025年储能业务订单同比增长200%,股价创历史新高。
第五家:东峰集团
技术亮点:设立汕头博盛布局固态电池,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发无负极电池、复合集流体。
重组动态:剥离传统烟标业务,国资入主强化资源投入。
市场表现:2025年固态电池专利数量行业前三,股价年涨幅达80%。
第六家:佛塑科技
技术亮点:国有BOPA薄膜生产企业,重组后进军固态电池市场。
重组动态:正在进行重要资产重组,预计将进军固态电池市场。
市场表现:2025年股价涨幅达60%,中央汇金重仓1385.63万股。
第七家:赣锋锂业
技术亮点:全球唯一涉足氧化物、硫化物、聚合物三大技术路线,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/kg。
重组动态:通过并购整合上游锂矿资源,形成产业链闭环。
市场表现:2025年固态电池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0%,股价年涨幅达90%。
第八家:天奈科技
技术亮点:碳纳米管导电剂在硫化物体系中应用,成功将界面阻抗降低30%。
重组动态:与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合作,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。
市场表现:2025年固态电池材料收入同比增长150%,股价年涨幅达110%。
投资逻辑:
技术迭代: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(2025年目标400Wh/kg,2030年目标500Wh/kg)将显著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。
政策红利:中国、欧盟、美国等政策支持固态电池研发,2025年全球研发补贴超50亿美元。
并购重组:政策推动“并购简易审核程序”,加速产业链整合。
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,正迎来政策、资本、技术的三重共振。建议重点关注以下方向:
技术领先型企业:赣锋锂业、天奈科技等掌握核心材料技术的企业。
产能释放型企业:领湃科技、滨海能源等具备GWh级产线的企业。
并购重组标的:佛塑科技、东峰集团等通过重组切入固态电池赛道的企业。
大家还想看什么领域的公司介绍,欢迎评论区告诉我。
风险提示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,信息来源于软件显示以及互联网公开数据核心配资知识网,相关个股并非推 荐,不作为买卖依据,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
鑫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